今次参與一個大型千人活動,透過十一個不同團體邀請一班弱勢社羣,讓他們感受一吓與家人遊船河的樂趣,欣賞維港景色之餘、主辦機構還安排多個不同活動讓他們分享,所以活動稱為 [開心家庭號]。
两對可愛的孖仔、孖女。
船上安排了多個活動區。
始建於南漢年間,名為新藏寺,宋代時被荒廢,元朝時擴建為福田庵,明代重建時名為龍藏寺,後來改建為巡按御史公署。清朝初年毀於火災。後來安南王諾助楠木,平南王尚可喜自捐王俸,重修寺廟。供奉三尊銅鋳佛像,分別為釋迦牟尼佛、阿彌陀佛、彌勒佛,各尊佛像高約 6米、重10噸,故名大佛寺。民國十年(1921年)孫中山贈[ 闡揚三密]匾。1962年周恩來在此舉辦高級培訓班,為北伐培養軍政人才。2000年9月成立廣東第一家開放的佛教圖書館。早上四時小師父敲起鼓聲,開始每日的早課。信眾隨着大師一齊做早課。想不到這裡的親子佛學班這麽認真和踴躍。
原名西來奄至今有1400多年歴史,該寺始建於南梁武帝普通七年(526年),常時印度僧人達摩從海路到達廣州,登岸後建起西來奄。後經歷唐、宋、元、明等朝代,雖燈火不絕,但已破舊不堪。至清朝順治十二年(1655年),從福建漳州至此的臨濟宗三十二代法裔宗符禪師,重建寺院及改名為華林禪寺。